《坦克传奇》攻击型重坦
时间:2015-12-03 15:52:55 作者:佚名
线路特点
生命值
★★★★
装甲
★★★★
伤害
★★★★
穿深
★★★★
职能定位
团队防御、伤害输出
推荐位置
前排、中排
使用指南
攻击型重坦比标准的重型坦克生存能力稍低,但拥..
线路特点
生命值 |
★★★★ |
装甲 |
★★★★ |
伤害 |
★★★★ |
穿深 |
★★★★ |
职能定位 |
团队防御、伤害输出 |
推荐位置 |
前排、中排 |
使用指南 |
攻击型重坦比标准的重型坦克生存能力稍低,但拥有不错的攻击力,可以布置于提供防御,也可以布置于中排作为输出单位使用。 |
|
|
技能介绍
|
强击 |
攻击单体敌人,造成很高的伤害。这个技能适合用来点啥敌方的脆弱目标。 |
|
崩碎攻击 |
用高爆弹攻击单体敌人,有概率降低其装甲。 |
|
激怒 |
受到伤害时,有概率在一小段时间内提升自身伤害。升级技能可以提高成功率。当位于前排提供团队防御时,此技能会频繁触发。 |
|
重炮手 |
普通攻击命中时,有概率造成额外伤害。升级技能可以提高成功率。这个技能可以显著提高普通攻击的伤害,如果配合提高攻击速度的技能效果更佳。 |
坦克介绍
名称 |
KV-1S |
星级 |
★★★★★ |
类型 |
重型坦克 |
吨位 |
43吨 |
正/侧/背面装甲 |
75/60/60毫米 |
穿深 |
46-138毫米 |
主炮 |
76mm ZIS-5坦克炮 |
其他武装 |
7.62mm DT机枪(3挺) |
发动机 |
V-2K柴油机(550马力) |
最高时速 |
43公里/小时 |
车组人数 |
5人 |
|
|
历史介绍 |
由于KV-1的驱动和悬挂系统故障频发导致大量不必要的战损,基洛夫厂在1942年以降低负载为目标对KV-1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设计:改良悬挂、削减装甲、采用轻量型履带和负重轮、减小车尾体积、换装全新设计的炮塔……这个减重提速版KV-1被命名为KV-1S,即“KV-1快速型”。从1942年8月到1943年4月,共生产了1370辆。 |
名称 |
KV-85 |
星级 |
★★★★★★ |
类型 |
重型坦克 |
吨位 |
46吨 |
正/侧/背面装甲 |
82/60/60毫米 |
穿深 |
68-203毫米 |
主炮 |
85mm D5T坦克炮 |
其他武装 |
7.62mm DT机枪(3挺) |
发动机 |
V-2KS柴油机(600马力) |
最高时速 |
35公里/小时 |
车组人数 |
4人 |
|
|
历史介绍 |
KV-1S在减重方面的努力虽然成功提高了机械可靠性,但也显著降低了重型坦克所必须的防护能力。而当苏军决定为T-34中型坦克换装85mm主炮时,KV-1S这种“火力不如中坦的重坦”便显得越发尴尬。苏军最初尝试为KV-1及KV-1S换装85mm主炮,但由于炮塔过于狭窄而失败。此时的KV-1S已经无法对抗德国新式坦克的威胁,无奈之下,基洛夫厂第二设计局将正在研制中的新式重型坦克“237工程”(也就是后来的IS-1)的炮塔临时安装在KV-1S底盘上作为临时方案。新设计的坦克根据主炮口径被命名为KV-85,为了安装大型化的炮塔,车体上层向左右扩大了一部分。同时为了搭载更多弹药,副驾驶位置的机电员也被取消,改为由车长兼任。尽管是临时拼凑的产品,KV-85反而是KV系列中火力防护最为平衡的一款,并且至少可以暂时对抗德军新式坦克的威胁。KV-1S在1943年秋天一共生产了143辆,其中大部分在激战中损失,少数幸存坦克在朝鲜战争时期经由中国转交到北朝鲜手中,但并没有实际参战的记录。 |
IS-1 ★★★★★★★
名称 |
IS-1 |
星级 |
★★★★★★★ |
类型 |
重型坦克 |
吨位 |
44吨 |
正/侧/背面装甲 |
120/80/80毫米 |
穿深 |
71-213毫米 |
主炮 |
85mm D5T坦克炮 |
|
|
其他武装 |
7.62mm DT机枪(2挺) |
|
|
发动机 |
V-2-IS柴油机(600马力) |
最高时速 |
37公里/小时 |
车组人数 |
4人 |
|
|
历史介绍 |
1943年初,苏联红军成功缴获了一辆德军“虎”式坦克。测试证明,当时苏军装备的所有坦克都无法正面与其对抗,苏联急需一款威力更强的新式重型坦克。而鉴于KV-1的教训,这种新式坦克被要求重量不得超过48吨。基洛夫厂的设计团队在KV-1S以及之前失败的KV-13原型车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底盘和搭载85mm主炮大型炮塔,代号“237工程”。由于军方对全车重量的严格限制,设计师绞尽脑汁对车内每一寸可以利用的空间进行了压榨,在1943年秋天完成样车并定型投产。喜好政治投机的总工程师科京将坦克命名为“约瑟夫·斯大林”,缩写为IS,之后由于IS-2的定型而更名为IS-1以示区别。IS-1和KV-85一样,全部被配备给精锐的近卫坦克团,每辆车的乘员配置为两名军官(车长和驾驶员)+两名士官(炮手和装填手)。但由于很多乘员都是从坦克兵训练校送来的新手,前期战果并不容乐观。IS-1从1943年10月到翌年1月共生产了107辆,之后转换为生产火力更强大的IS-2。已生产的IS-1除了战损车辆外,也全部在1944年内改装为IS-2。 |
|
|
名称 |
IS-2 |
星级 |
★★★★★★★★ |
类型 |
重型坦克 |
吨位 |
46吨 |
正/侧/背面装甲 |
120/80/80毫米 |
穿深 |
88-265毫米 |
主炮 |
122mm D25T坦克炮 |
|
|
其他武装 |
7.62mm DT机枪(2挺) |
|
|
发动机 |
V-2-IS柴油机(600马力) |
最高时速 |
37公里/小时 |
车组人数 |
4人 |
|
|
历史介绍 |
IS-1投产后,实战证明其各项性能与“虎”式相仿,但并不具备优势。同时T-34-85的量产使IS-1又回到了KV-1“重坦火力只和中坦一样”的尴尬境地上。1943年秋天,基洛夫厂开始在IS-1基础上继续进行火力强化的尝试。最初预定采用新式的100mm D10T坦克炮,但由于炮本身产量不足而割爱。备选方案是由A-19加农炮改良而来的122mm D25T火炮。A-19或者说D25T是一种性能非常优秀的火炮,发射穿甲弹可以轻松击穿“虎”式和“黑豹”坦克的正面装甲,发射大口径榴弹则可以有效杀伤软目标。但唯一的问题是这门炮太大了,装在狭窄的坦克炮塔内变得难以操作,发射频率下降到每分钟2发左右。尽管如此,由于IS系列坦克只装备给近卫重坦克团使用,因此其主要任务是带头突破敌军防线,IS-2的重装甲和“软硬通吃”的杀伤方式无疑是执行这种任务的最佳选择。而德国“虎”式坦克王牌奥托·卡利乌斯也曾告诫新兵尽量不要和IS-2硬碰硬,从侧面证明了IS-2对德军的威胁。 |
|
|
- 相关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