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站up主维兹南领主 (王国保卫战4官方账号) Helllo大家好,又见面啦,我是萝卜,欢迎来到新一期的【王国故事汇】。 这一期的【王国故事汇】我们将从《王国保卫战4》里的第一个免费英雄——兽人角斗士维鲁克说起。维鲁克曾是一名杀出决斗坑的兽人奴隶,具有不错的实力,作为开局就送的免费英雄,坦度和伤害的综合能力都比较优秀。 可能对于很多喜欢玩游戏的小伙伴来说,兽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种族,尤其是曾经《魔兽世界》的玩家们。前不久怀旧服开放后一片热火朝天,又让大家感受了一把当年的激情与热血,当然这是一句题外话。暴雪在《魔兽》系列游戏中,对兽人种族的设定非常庞大且相当完整,他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兽人社会,随着游戏的大卖,不只是形象深入人心,众多兽人英雄的故事,也给无数玩家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好啦话不多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个种族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在正式开始本期视频内容之前,我们先区别两个概念:兽人和半兽人。 就现在很多人的认知来说,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兽人,比如我们的兽人角斗士维鲁克,《魔兽》系列游戏里的兽人种族,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都是半兽人。 比如2002年《魔兽争霸3》发售时,周董曾担任中国台湾省地区的代言人,和作词人方文山一起,以游戏中兽族的视角写下了《半兽人》,并收录在《八度空间》专辑中。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兽人,实际定义是指兽化人,通俗来说就是同时具备了兽类外形特征和人类特征的特定意义上的“人”。比如在其头部具有宽大的嘴,全身或者近乎全身都覆盖皮毛,有尾巴和与之相对应的兽耳等兽类特征;可以站立并且能够直立行走,具备可以拿取物品的手,会说话,会表现出人类的表情和情感流露等人类特征。 所以,从这样的释义来看,不管你承认与否,《明日方舟》里饱受迫害的阿米驴……啊不,阿米娅,以及各位的老婆、女儿们,实际上都应该被划分在兽人这一列中,或者说是兽化人。包括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那些人物,比如华夏上古人文祖神伏羲,补天造人的女娲,《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牛魔王;《封神演义》里的雷震子、妲己等等。 这么说来好像华夏神话传说中好些个神仙妖怪似乎都可以归类为兽人?从定义上来说,完全没毛病,但是兽人首先归属于“兽”,而神话传说中的精怪并不局限于兽类修炼得道,花草山石皆可成精。当然啦这个就属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了,这里我们不做深究。 如果我们去查询英文翻译,可以发现“兽人”这个词,一般都会被翻译为“Orc”。但实际上,对兽人更加准确的翻译是“Therianthropy”。在托尔金创作写出中土世界之前,Orc这个单词更多指代妖魔、海怪,在《魔戒》诞生之后,Orc这个词才被大量运用,再到后世各种影视、文学、游戏等作品诞生,以及一些翻译的问题,兽人和半兽人的概念就逐渐混淆了起来。 在1974年发行的《龙与地下城》中,甚至还诞生了“Half-Orc”的概念,因为DnD将Orc翻译为半兽人,所以Half-Orc在DnD中指代半兽人与人类结合之后产生的混血兽人。不过后来因为兽人和半兽人的概念混淆,以及翻译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将Orc理解为兽人,Half-Orc理解为半兽人。 兽人,也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兽化人,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在好些个古代文明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中都能看到不同类型的形象,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中国古代神话里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古埃及神话中狼头人身的死神阿努比斯,古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美杜莎等等,从上古流传至今,在很多文献、文学作品、影视剧作品中也都有着不错的出场率,他们的形象也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到了近现代,随着通信技术和泛娱乐领域的的发展与扩张,ACG作品中也诞生了很多类似的经典形象,就比如我们前面说的《明日方舟》里的各种兽耳娘,国产网文小说《异常生物见闻录》里哈士奇和16分之1京巴血统的刘莉莉,以及各种科幻作品中的恐龙人、鸟人等等,充分展现了内容创作者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充分满足了有着不同偏好的绅士(小声:感觉好像哪里不太对)。 而真正意义上的半兽人,也就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所有通常被理解为兽人的生物,尤其是在游戏作品中出现的兽人,不管是《中土世界》系列游戏,《魔兽》系列游戏,还是我们《王国保卫战4》里维鲁克的那个兽人种族,可以这么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创造者——托尔金。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兽人形象,就是从托尔金的中土世界中诞生的。 在托尔金构建的中土世界中,半兽人是精灵腐化后出现的新种族。根据《精灵宝钻》叙述,超级大反派魔苟斯奴役了一批不愿意追随他的精灵,并将他们关押在黑暗的地牢里,不断地折磨他们,扭曲他们的心灵。漫长的时间之后,这批精灵外表变得丑陋,内心也变得黑暗邪恶,进而诞生了最早的一批哥布林。经过漫长的岁月,哥布林一代一代繁殖,族群中的战士在战斗中不断进化遗传,拥有了更加高大强壮的身体,具备更强的战斗力,半兽人就诞生了。 也就是说,在托尔金早期构建的中土世界里,精灵在魔苟斯的折磨下演变出了哥布林,哥布林通过进化繁衍,演变出了半兽人。后来《魔戒》中有登场的,因索伦引诱而堕落的白袍巫师萨鲁曼,在艾辛格养殖半兽人,最终培养出混杂了半兽人和哥布林血统的强兽人,这些强兽人的身体强度、力量、智慧等各个方面都远超初代的半兽人。 这些强兽人,差不多就是后世所有游戏、影视剧、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兽人种族的雏形了,后世创作的兽人所具备的一些种族特性,也都能在强兽人身上看到影子,比如强壮的身体、力量巨大、外表普遍比较丑陋、一般情况下总是带来屠杀和毁灭等等。 和游戏关联起来,最早出现半兽人的知名游戏作品,应该还是我们上一期讲龙的时候所提到的《龙与地下城》。DnD不仅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半兽人种族,更将半兽人、混血兽人的概念进行了非常准确的区分,甚至在种群社会的角度,为半兽人创建了信仰——所有兽人、半兽人都信奉共同的兽人之神格乌什。 DnD发行后没几年,欧洲又诞生了另一个奇幻桌游IP——中古战锤。中古战锤中对兽人的设定和托尔金的描述非常贴近,半兽人和哥布林有着共同的祖先。 中古战锤里兽人被设定为绿皮肤,跟他们的繁衍形式有关,也许是现在的很多人受到《魔兽》系列游戏的影响,这样的设定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兽人都不太一样。战锤兽人的血液里生存着一种特殊的孢子,孢子和兽人共生,如果兽人受伤,孢子可以分泌激素刺激兽人再生。当兽人进入繁殖期时,孢子会从兽人体内跑出来,像植物一样从土壤里长出,形成植物子房,从子房里再孵化出新的绿皮生物。 对后世影响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当兽人受伤时,孢子释放出的激素会让兽人进入兴奋状态,而且这种生理上的天性会使得兽人们变得非常好战,后世创作出来的兽人大多也都继续沿用了这样的设定:很多作品中的兽人都极其好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战争的发动机。尽管后世创作的兽人基本不再沿用战锤里兽人的繁衍设定,但有很多兽人都以绿色皮肤的形象出现,比如维鲁克就是典型的绿皮肤兽人。 除了较为早期的DnD和中古战锤,游戏对兽人种族的刻画和描述,暴雪出品的《魔兽》系列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在《魔兽》的设定中,兽人是诞生自德拉诺的古老种族,其实德拉诺这个名字还是逃亡到这里的德莱尼起的,在兽人自己的文化中,兽人对德拉诺并没有名字一样的定义。 《魔兽》里的兽人种族拥有非常完整的社会结构,所有兽人按氏族分布在大陆上,接受各自酋长的管辖,尽管不同氏族有不同的传统,但他们都信奉先祖之灵和萨满教义。兽人有自己的语言,比如广为流传的那一句“Lok'tar Ogar!” 在兽人的整个发展历史中,还诞生了众多英雄人物,比如第一个在上古之战中以凡人之躯砍伤黑暗泰坦萨格拉斯的布洛克斯·萨鲁法尔;因喝下深渊领主玛诺洛斯之血饱受折磨,但最终和萨尔一起斩杀玛诺洛斯的格罗姆·地狱咆哮;还有兽人和食人魔混血儿,在部落与联盟的对战中大放异彩的雷克萨等等。 众多兽人英雄中,最广为人知的就莫过于当初力斩深渊领主的格罗姆,尤其是他在斩杀玛诺洛斯之后喊出的那一句经典台词:兽人永不为奴! 兽人的出身,在大多数作品中的设定都不是很好。比如维鲁克曾经是一名决斗坑里的奴隶,《魔兽》里萨尔也被人类布莱克摩尔中尉当做奴隶,甚至整个兽人种族都曾经被恶魔奴役利用,就连托尔金笔下的兽人鼻祖,也是当初那群被魔苟斯奴役并遭受到苦痛折磨的精灵。 “兽人永不为奴”,这句经典台词,其实也充分说明兽人并不是单纯好战的战争机器,他们身上也有那种为了洗去种族屈辱而反抗的伟大精神。 |